---博爱法院为农民工维权记实
博爱县法院 程贵忠
河南省博爱县是一个有37万人的农业大县,每年农闲的时候,大量农民到附近或外地打工,他们搞建筑、打零工、不分环境,没黑没白地用汗水换取应得的报酬。他们拼命在为家庭、为孩子流汗流泪创造财富的同时,一些包工头、黑心老板确以种种理由拖欠着他们的血汗钱,使他们欲哭无泪,在等待中度日。博爱县人民法院针对农民工兄弟如此的遭遇,勇敢的伸出援手,用法律维护着他们的权益和尊严,不让他们的汗水白流,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。
怒气拼命而来,微笑满意而归
博爱法院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些复杂原因,在充分运用法律的前提下,尽最大努力进行调解,将纠纷化解在基层,减少双方对立情绪,让农民工拿到血汗钱。
2014年4月份的一天,家住农村59岁的李老汉来到法院劳动庭,一进门就满脸怒气的吼道:“没法活了,法院如果给我要不回来血汗钱,我就拼命了!”不明真相的劳动庭王庭长赶紧给老汉到了一杯水,劝其坐下来慢慢说。经了解才知道,老汉姓李,去年冬天带领十一名农民工在邻县一个叫崔有才经营的矿窑干活,辛苦干了一冬天,工资分文未得。工友们纷纷埋怨李老汉,并向其要工资钱。好不容易熬过了过年,李老汉向崔有才讨要工资款,崔有才要么不见,要么干脆说不欠款,后来双方甚至发生了争闹,无奈李老汉一怒之下将崔有才告到法院,于是发生了先前的一幕。
该案刚刚立案,审判人员阅了卷后,发现李老汉根本没提交证据,只有自己记录的干活天数。于是审判员向老汉释明,希望他再能提供更多的证据。李老汉一听更是不满,说道:“反正就这些,你们法院是主持公道的,一定要给我一个说法。”然后摔门而去,留给审判员的只有无奈的苦笑。老汉不懂法律,而且比较固执,这给案件的审理带来很大不便。眼看开庭时间将至,老汉败诉的可能很大,但就老汉的情绪表达来看,可以判断老汉所述确实是真情。如判决老汉败诉亦无可厚非,但社会效果相当差。于是劳动庭干警决定改变办案思路,争取在开庭之前调成此案。随后,办案法官爬山涉水到距离法院二十多公里的崔有才家中找崔有才。第一次未见人,第二次、第三次再去。终于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找到了崔有才。法官们同崔有才进行了耐心的谈话,讲明拖欠农民工工资是违法行为,崔有才说李老汉说话难听,所以才发生挣吵。最后,崔有才在法官的再三说服下,同意调解。
第二天,法官将李老汉及崔某通知到法院,说服双方互相在思想上谅解。随后双方又一起算了帐,自愿达成了协议,崔有才当场支付了工资款。李老汉拿着钱憨憨地笑道:“嘿,你们真是好人,以前我错了,我请你们吃饭行吗。”在法官的好心的拒绝后,李老汉满意而归。
“您的尊重感动了我”
博爱法院在对一些欠款纠纷审理过程中,注重在源头寻找突破口,使案件在立案前后得到解决,通过一些细小环节使欠款人在人性化的法律面前兑现工资,化解矛盾。
40多岁的杜国庆在农村是一个小包工头,他依靠在别的包工头那里承包一些小工程维持自己的利润。去年,他在县城一个叫陈庆军的包工头那里承包了一个修建围墙的活,双方口头约定了工资及工作时间。工程结束后,陈庆军欠下杜国庆工资款八千余元,催要工资款时,双方发生了争吵,经调委会和其他人员调和均未果。于是杜国庆一纸诉状将陈庆军告上了法庭。
法院劳动法庭的法官在审查卷宗后,发现原告杜国庆和其他农民工一样,除了自己记的工时外,无其他证据。这是法官审案最头疼的事。因凭实际经验和现实情况上判断,原告杜国庆起诉的事实是真的,但又无证据证明,若简单的依据法律程序判决原告杜国庆败诉,第一社会效果不好,第二有悖于法官的职业道德。法官向杜国庆释明了证据方面的不足,杜国庆表示希望法官能调解此事。
2014年5月12日,法官将陈庆军通知到劳动庭。陈庆军进到办公室,在法官的示意下刚要落座,法官由突然制止了他,正当陈庆军茫然时,法官拿起干净抹布将椅子上的灰尘抹掉,并到了杯水递给陈某,然后说“请坐!”细小的动作使陈庆军感动异常,落座后说:“你是法官,我是百姓,你为什么这样(对我)?”法官平和的说:“首先你、我是平等的人,我应尊重您;其次,我是法官,您是当事人,您也应当得到尊重。”陈庆军激动的说:“没有见过象您这样的官。您是不是说杜国庆的工资款的事,您的尊重感动了我。您说吧,我尊重您的意见。”就这样该案得以调解,工资款兑现完毕。
“你们真是我家的恩人”
博爱法院在办理农民工欠薪纠纷过程中,往往被欠薪人问;是欠农民工的钱还是欠法院的钱!针对这样的质问,法官总是微微一笑说;“是法律要求我们为农民工讨要工资,欠钱总是要还的,不然,你们会为法律付出代价的!”
2014年11月12日,当家住山区的40多岁的靳兰田在家接过博爱法院法官送去的工资时,紧紧握住法官的手,激动的说:“你们真是我家的恩人”。
事情还得从头说起;靳兰田家住博爱县山区,家境不太宽松,有一儿子在河北师范大学读书,读书的费用由靳兰田一人打工提供,今年儿子刚刚考入本校研究生,全家人对其充满了希望。原想用其半年的打工工资为儿子缴纳学费和生活费,但因工头赵卫东欠其工资18600元不付,致使其陷入困境。而学校宽限的缴纳学费的时间也将到期,眼见儿子就要辍学,全家希望破灭。
在讨要不成的情况下,靳兰田将赵卫东告上法庭。劳动庭法官了解情况后,决定提前介入调解。立案当日便驱车30公里进入深山,找到了赵卫东的家,赵卫东妻子说赵卫东不在家,法官便在其家等候,并做其妻子的工作。一直等到晚上7点,法官才返回单位。第二天也是如此。第三天早上8点,法官正准备再次找赵卫东时,赵卫东来到了法院,见到法官后说:“没想到你们法官为了这事这样执着,不给他工资是有原因的,看你们法官这么辛苦,不说了,我把钱带来了”。法官批评了赵卫东的错误行为,并教育其以后要正确对待农民工工资问题。赵卫东心悦诚服的将工资款交给了法官。当日,劳动庭法官再次进到深山,在靳兰田家将其工资款交给了他,于是发生了开头的一幕。
博爱法院极力为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,也赢得一片掌声,为此,该法院院长王国利深情地说;“关注农民工,为农民工讨要拖欠的工资,是我们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,也是法律赋予我们权力,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保护农民工,当好他们的保护伞!”